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

威瑪(Weimar)記遊之一

威瑪(Weimar)是德國東部的人文小鎮,曾是歐洲的藝文中心。

威瑪有三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 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:
1. 1996年登錄:包浩斯學校的建築(Bauhaus Sites in Dessau and Weimar)。它們徹底改革了建築學與美學的觀念,催化現代化的運動,其影響深遠至今。
2. 1998年登錄:古典威瑪(Classical Weimar)。18世紀末、19世紀初可說是威瑪文化鼎盛的黃金時期,吸引了諸多重量級的文學家、音樂家、哲學家或短暫駐留、或定居於此、或長眠於此。資助人和文人學者的工作、居住的地方、公園(共13處)都見證了「古典威瑪時期」的輝煌。
3. 2001年登錄:歌德的手稿登錄於UNESCO的"Memory of the World"名冊上。
http://portal.unesco.org/ci/en/ev.php-URL_ID=23225&URL_DO=DO_TOPIC&URL_SECTION=201.html

我們耳熟能詳的威瑪憲法、威瑪共和國、歌德(Goethe)、席勒(Schiller)、尼采(Nietzsche)都跟威瑪有關連。巴赫(Johann Sebastian Bach )1708~1717期間也住在威瑪,他的2個兒子在此出生,因為政治與宗教的因素,巴赫還曾被捕入獄近一個月,出獄後前往Kothen,就創作了我最愛的「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」。

威瑪火車站,蠻大的,很有特色。


此行最容易找的旅館- Ringhotel Kaiserin Augusta,就在火車站對面。這家三星級旅館1900即建成,經過數次翻修,住起來蠻舒服的。早餐很棒!各式香腸、cheese、炒蛋、麵包、各種生鮮水果、水果優格,還有可自行沖泡的一壺茶,很豐盛。每天早上,桌上有一張數獨(Sudoku)可以玩,一人用餐也不會寂寞。


從我們房間窗戶看出去的景觀。威瑪在二次大戰期間也飽受戰火的摧殘,很多建築物都經過整修改建。


黃昏的餘暉照在古典建築上,好美!


新博物館(New Museum)- 原是公爵博物館(the Grand Ducal Museum),閒置荒廢近50年,1999年才整修,恢復它的原狀- 新文藝復興的容貌,主要展出現代藝術。

包浩斯美術館(Bauhaus Museum)- 世界著名的建築及應用美術包浩斯學校就是在威瑪創立的。博物館不大但是很精緻,有500件左右展品都是老師與學生的原創作品。我們參觀時有老師帶學生前來朝聖,可惜聽不懂德語講解,否則就可以多學一些啦!


威瑪最有名的兩位詩人、作家:歌德與席勒的銅像,矗立在國家劇院前。此劇院見證了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,包括投票通過威瑪憲法、成立威瑪共和。


左邊手持桂冠的是歌德,右邊拿著詩集的是席勒,他們從1857年就站在這裡了,幾乎是威瑪的象徵。有意思的是:他們兩人的眼睛在同樣的高度,但是沒有交集。此雕像的複製品在美國有三座,上海也有一座!


他們面對的就是包浩斯博物館!


席勒之家(Schiller House)- 席勒在此度過人生最後3年,完成了最後的劇本:William Tell。


席勒博物館


威瑪最重要的資產:歌德與席勒,書店內兩人的專區。


寡婦之家(The Widow's Palace)-女公爵Anna Amalia 喜好文學與藝術,她十九歲就守寡,獨自撫養2個兒子長大。她提倡文化與藝術,與知識份子、文學家、藝術家常相往來,文人雅士經常在此聚會,討論文化議題、舉辦讀書會、演奏音樂,時人稱之為女公爵Anna Amalia 的"圓桌"(Round Table)。


威瑪之家(Weimar House)-多媒體放映中心,以特效、蠟像、多媒體展現方式使人了解威瑪5000年來的發展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