陀切羅島(Torcello)位於威尼斯潟湖北方的盡頭,是個安靜、美麗的小島。它曾是威尼斯的貿易中心,西元五世紀就有人定居於此,可謂是威尼斯的發源地,全盛時期人口達到10,000人,後來因為瘧疾蔓延整個沼澤區,人們紛紛遷移,陀切羅就成了荒廢之島,至今島上人口不超過75人。
也許因為人煙稀少,反而維持了它的古樸氣息。碼頭簡單而清爽。

可能是地處邊陲,不但居民少,遊客也很少。

沿著運河漫步,恍如桃花源的幽靜。

小小的鐘樓

陀切羅曾經有10座教堂,現在僅存2座:左邊是Santa Maria Assunta;右邊是Santa Fosca。

Santa Maria Assunta是威尼斯第一座教堂,建於西元639年,經過多次整建,1008年確立了現今的形貌。教堂內不能照相,在網路上找到一個詳盡的網站:http://www.museumplanet.com/tour.php/venice/trc/0 (以下6張照片皆取自此網站)
Santa Maria Assunta是個相當精彩的威尼斯-拜占庭式建築,內部是簡單的羅馬式長方型教堂,有11世紀的木製天花板、唱詩班台。

11世紀製的馬賽克鑲嵌地板。

13世紀的聖母馬賽克鑲嵌畫,依照拜占庭傳統,被描繪成聖母抱著聖嬰升天圖。在聖母下方有12門徒行走在潟湖地區特有的蘆葦上;中間的那扇窗代表耶穌基督-象徵「光」。

耶穌基督的馬賽克鑲嵌畫,鑲工精細、色彩豐富,可惜那時的工匠都未能留名。耶穌坐在兩位天使長中間的王座上,上前方有四位天使共同捧著有神祕羔羊(耶穌的象徵)的王冠。

精緻、繁複、色彩豐富的馬賽克鑲嵌畫:「最後的審判」,令人觸目驚心。

Santa Fosca教堂的內部,建於11世紀,簡單而沉穩的拜占庭式風格。

戶外展示的古物遺跡。

戶外這張大理石的"Attila's Chair"─匈奴王阿提拉的王座,被附會為阿提拉入侵義大利時的座椅,其實應該是陀切羅島上護民官的寶座,也有人說坐在寶座上的人一年內會結婚、或是會再回到這個小島。美麗的傳說,聽聽就好。
離開了陀切羅島,心中依依不捨。難怪「國家地理旅行家」書上要這樣形容:竭盡全力一定要到威尼斯最美的地方之一---陀切羅島一遊!
麗都島(Lido)則是另一個故事了!
那天晃到傍晚才到麗都島。水上巴士座無虛席。
麗都島是個夜生活的所在,車水馬龍。好幾天沒看到汽車了,走在路上有時會被喇叭聲嚇一大跳。年輕人很多,有電動玩具店、pub、路邊的吧檯,立刻從中世紀回到21世紀的吵雜!回程要去搭水上巴士時,遇到五、六個年輕小鬼故意作弄與我們同行的女伴,第一次不理他們,沒想到他們變本加厲又故意從後面嚇她。我實在氣不過,上船後,就衝到甲板上痛斥他們,他們大概沒想到這個東方女人這麼兇悍,一聲都不敢吭。後來冷靜下來才想到我們可多是女眷和小孩呢! Tim和Sharon已經先回台上班了。也許是這個不愉快的經驗,我對麗都島沒什麼好感,不去也罷。
櫥窗內的木偶還是有威尼斯的特色。
很多的玻璃天使
孤獨的面具客若有所思,看盡世間浮華若夢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